耶穌傳道的路線 1.開始傳到前 耶穌受洗 地點:約旦河《馬太福音》3:13–17,《馬可福音》1:9–11,《路加福音》3:21–22,《約翰福音》1:28–34 耶穌受試探 耶穌受洗後被聖靈引導到曠野禁食四十天,受魔鬼試探《馬太福音》4:1–11,《馬可福音》1:12–13,《路加福音》4:1–13)。 2.初期事工在猶大地區 地點 約旦河對岸、加利利 事件 召喚門徒,行出第一個神蹟迦拿婚宴中將水變酒,《約翰福音》2:1–12。在耶路撒冷耶穌首次潔淨聖殿;與尼哥底母談論重生《約翰福音》2:13–3:21)。 3.加利利事工(主要事工階段) 早期事工-拿撒勒到迦百農 地點 拿撒勒-初始地,後被拒絕《路加福音》4:16–30。迦百農,加利利的中心《馬太福音》4:13,《馬可福音》1:21–28,《路加福音》4:31–37)。 事件 召喚更多門徒:彼得、安得烈、雅各、約翰《馬可福音》1:16–20開始醫治與趕鬼事工醫治彼得岳母,《馬可福音》1:29–34;潔淨大麻風病人,《馬可福音》1:40–45。 中期事工:加利利各地的巡行 地點 加利利全境,包括伯賽大、拿因等地。 事件 登山寶訓《馬太福音》5–7章。五餅二魚的神蹟《馬太福音》14:13–21,《馬可福音》6:30–44,《路加福音》9:10–17,《約翰福音》6:1–14)。平靜風浪《馬太福音》8:23–27,《馬可福音》4:35–41,《路加福音》8:22–25。 4.外邦地區事工 地點 推羅、西頓(黎巴嫩地區,《馬太福音》15:21–28)。底加波利(外邦人聚居地,《馬可福音》7:31–37)。 事件 醫治迦南婦人女兒(《馬太福音》15:21–28)。醫治耳聾舌結者(《馬可福音》7:31–37)。 5.猶太地與比利亞事工 地點 猶太地、比利亞,路途包括撒瑪利亞。 事件 在耶路撒冷宣告祂是生命的糧《約翰福音》6:25–71。撒瑪利亞的井邊婦人談話《約翰福音》4:4–26)。使拉撒路復活《約翰福音》11:1–44。 6.最後進入耶路撒冷 地點 耶利哥 → 伯大尼 → 耶路撒冷 事件 醫治耶利哥的瞎子巴底買《馬可福音》10:46–52)。棕樹節騎驢進入耶路撒冷《馬太福音》21:1–11,《馬可福音》11:1–11,《路加福音》19:28–40,《約翰福音》12:12–19。 7.最後一週(耶路撒冷) 地點 耶路撒冷及附近地區 事件 潔淨聖殿第二次《馬太福音》21:12–17,《馬可福音》11:15–19,《路加福音》19:45–48。最後晚餐《馬太福音》26:17–30,《馬可福音》14:12–26,《路加福音》22:7–20,《約翰福音》13:1–30。被捕、受審、受難、復活《四福音》均記載 總結耶穌傳道路線 猶太地:約旦河、耶路撒冷(早期事工)。加利利地:拿撒勒、迦百農及周邊(主要事工中心)。外邦地:推羅、西頓、底加波利(部分事工)。猶太地與比利亞:撒瑪利亞、耶利哥等。耶路撒冷:最後一週的焦點地點。這條路線彰顯了耶穌的使命,祂不僅向猶太人,也向外邦人傳遞天國的信息,並最終完成救贖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