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背景


一、政治背景

1. 羅馬帝國的統治

  • 公元前63年,羅馬將軍龐培征服巴勒斯坦,猶太地成為羅馬帝國的附庸國。
  • 希律家族
    • 希律大帝(Herod the Great):在耶穌出生時掌權,是羅馬任命的猶太王,以其建築計畫(如重建聖殿)和殘暴統治著稱。
    • 希律死後,猶太地被分給他的三個兒子,其中希律安提帕統治加利利,參與審判耶穌。
  • 羅馬總督
    • 公元6年起,猶太地由羅馬派駐的總督直接管理,最著名的是本丟·彼拉多(Pontius Pilate),在耶穌被釘十字架時是羅馬總督。

2. 政治壓迫與民族主義

  • 猶太人不滿羅馬的統治,尤其是高稅收和異教文化滲透。
  • 奮銳黨(Zealots)是猶太人的激進團體,主張武裝反抗羅馬。
  • 猶太人盼望一位彌賽亞,帶來政治解放和恢復大衛王朝的榮耀。

二、宗教背景

1. 猶太教的分派

猶太人在此時期分為多個宗教派別,各自對律法和彌賽亞的看法不同:

  • 法利賽人(Pharisees):
    • 重視律法的解釋與遵守,特別是口傳律法(後來形成塔木德)。
    • 耶穌常指責他們外表敬虔卻心裡虛偽。
  • 撒都該人(Sadducees):
    • 多為祭司和貴族,掌控聖殿敬拜,否認復活、天使和靈魂的存在。
    • 他們與羅馬政府關係密切,耶穌的潔淨聖殿行動觸怒了他們。
  • 愛色尼人(Essenes):
    • 可能與死海古卷的社團有關,追求禁欲生活,退隱曠野。
    • 他們期待彌賽亞來臨,但與主流猶太社會關係疏遠。
  • 奮銳黨(Zealots):
    • 激進民族主義者,拒絕與羅馬妥協。

2. 聖殿與會堂

  • 聖殿
    • 位於耶路撒冷,是猶太人宗教生活的中心。
    • 猶太人一年三次到聖殿過節(如逾越節),但它也是腐敗和政治鬥爭的場所。
  • 會堂(Synagogue):
    • 因巴比倫被擄而興起的地方性聚會中心,用於學習律法和禱告。
    • 耶穌常在會堂講道。

三、社會與經濟背景

1. 群眾的生活

  • 多數人是農民或漁夫,過著貧困的生活。
  • 羅馬的稅收沉重,導致百姓對政府和富人階層不滿。

2. 種族與文化

  • 猶太人與外邦人(非猶太人)分隔明顯,猶太人因律法和潔淨條例常保持社會上的隔離。
  • 羅馬文化和希臘文化(希臘化運動)在巴勒斯坦盛行,影響猶太人的教育、語言和生活方式。

四、語言與文字

  • 亞蘭語: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日常用語。
  • 希臘語:羅馬帝國通用語,用於國際交流和貿易。
  • 希伯來語:主要用於宗教儀式和律法經文。

五、彌賽亞的期望

猶太人普遍期待彌賽亞來解放他們,但對彌賽亞的角色有不同看法:

  • 多數人認為彌賽亞會是一位政治領袖或軍事英雄,帶來民族獨立。
  • 耶穌以受苦僕人和天國君王的形象出現,顛覆了當時的期待。

六、對耶穌時代的影響

  1. 宗教的緊張與盼望:律法的權威與彌賽亞的期盼為耶穌的教導提供了背景,但也成為祂與宗教領袖衝突的根源。
  2. 政治的壓迫與反抗:羅馬統治下的壓迫感,讓耶穌「天國的福音」在貧窮和壓制中更顯盼望。
  3. 文化的融合與對抗:希臘化文化對猶太傳統的挑戰,使耶穌的言行更受人矚目,也引發爭議。

耶穌的教導和事工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,挑戰了猶太宗教和政治秩序,並為全人類帶來了救贖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