腓力

腓力(Philip),是耶穌的十二使徒之一,名字在福音書和使徒行傳中多次出現。
他在耶穌的事工中扮演重要角色,特別是在傳遞真理和引領他人認識基督方面。
他的生命展示了渴望真理、傳福音熱情與依靠基督的信心。

一、名字與背景

  1. 名字的意義
  • 腓力:希臘名字,意為「愛馬者」(Lover of Horses)。
    • 這表明腓力可能來自一個熟悉希臘文化的家庭。
  1. 家庭與故鄉
  • 腓力來自伯賽大,與彼得和安得烈是同鄉(約翰福音1:44)。
  • 他或許熟悉希臘文化和語言,這在他傳道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。

二、聖經中的記載

  1. 蒙召跟隨耶穌
  • 記載:《約翰福音》1:43-44
    • 耶穌直接呼召腓力:「來跟從我!」
    • 腓力立刻回應,並找來拿但業(巴多羅買)說:「我們遇見了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、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,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。」
    • 啟示:腓力不僅迅速回應呼召,還熱心地邀請他人認識耶穌。
  1. 與耶穌的對話
  • 喂飽五千人的神蹟(約翰福音6:5-7):
    • 耶穌問腓力:「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?」腓力回答:「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,也不夠每人吃一點。」
    • 腓力關注實際的資源問題,卻忽略了耶穌神性的能力。
    • 啟示:腓力的思維代表了人的局限,但這也為耶穌顯明祂的全能提供了背景。
  • 希臘人尋求耶穌(約翰福音12:20-22):
    • 有希臘人希望見耶穌,首先來找腓力,腓力再與安得烈一同帶他們來到耶穌面前。
    • 啟示:腓力成為外邦人接觸耶穌的橋樑,顯示他對傳福音的熱忱。
  • 最後的晚餐(約翰福音14:8-9):
    • 腓力對耶穌說:「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,我們就知足了。」
    • 耶穌回答:「腓力,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,你還不認識我嗎?人看見了我,就是看見了父。」
    • 啟示:腓力渴望更深入地認識神,但他對基督的完全神性仍有困惑。

三、傳統記載中的腓力

  1. 傳道事工
  • 傳福音的地區
    • 腓力可能曾在小亞細亞(如今天的土耳其)、敘利亞和希臘一帶傳福音。
    • 一些記載提到他在非利士地區也有事工,特別是向外邦人傳道。
  1. 殉道結局
  • 傳統說法
    • 腓力可能在希拉波利(現土耳其帕穆克卡萊)因傳福音被釘十字架或倒掛十字架而殉道。
    • 在受難時,據說他仍在禱告,呼求神赦免那些加害他的人。

四、腓力的屬靈特徵

  1. 對真理的渴望
  • 腓力主動尋求耶穌,並迅速向拿但業介紹祂,展現了渴望分享真理的心。
  • 啟示:我們應像腓力一樣,不僅渴望真理,也願意將真理傳遞給他人。
  1. 勤於橋樑的角色
  • 他幫助希臘人見耶穌,表明他願意成為外邦人接觸基督的中介。
  • 啟示:基督徒被呼召成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樑,將福音傳遞給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。
  1. 信心的成長
  • 腓力雖然在耶穌的能力和神性上有疑惑,但隨著與耶穌的同行,他逐漸增強了信心。
  • 啟示:我們的信仰旅程可能有掙扎,但基督的教導能幫助我們成長。

五、對我們的啟發

  1. 即刻回應神的呼召:腓力毫不遲疑地跟隨耶穌,提醒我們當神呼召時,應立即順服。
  2. 分享福音的熱情:他帶領拿但業並接待希臘人,激勵我們將福音分享給身邊的人。
  3. 跨文化的使命:腓力的事工範圍廣泛,提醒我們福音不受文化和地域限制。
  4. 學習信靠基督的全能:腓力起初對耶穌的能力有疑慮,但耶穌以神蹟教導他,激勵我們在有限中依靠無限的神。